◎译 名 黑天鹅 / 夺命黑天鹅 / 霸王别鹅(豆友译名)
◎片 名 Black Swan
◎年 代 2010
◎产 地 美国
◎类 别 剧情 / 惊悚
◎语 言 英语 / 法语 / 意大利语
◎上映日期 2010-09-01(威尼斯电影节) / 2010-12-17(美国)
◎IMDb评星 ★★★★★★★★☆☆
◎IMDb评分 8.0/10 from 742,583 users
◎IMDb链接 https://www.imdb.com/title/tt0947798/
◎豆瓣评星 ★★★★✦
◎豆瓣评分 8.6/10 from 727,107 users
◎豆瓣链接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1978709/
◎片 长 108分钟 / 103分钟(威尼斯电影节)
◎导 演 达伦·阿伦诺夫斯基 / Darren Aronofsky
◎演 员 娜塔莉·波特曼 / Natalie Portman | 饰 妮娜·赛耶斯 Nina Sayers / The Swan Queen
米拉·库尼斯 / Mila Kunis | 饰 莉莉 Lily / The Black Swan
文森特·卡索 / Vincent Cassel | 饰 托马斯·勒罗伊 Thomas Leroy / The Gentleman
芭芭拉·赫希 / Barbara Hershey | 饰 艾丽卡·赛耶斯 Erica Sayers / The Queen
薇诺娜·瑞德 / Winona Ryder | 饰 贝丝·麦金太尔 Beth Macintyre / The Dying Swan
本杰明·米派德 / Benjamin Millepied | 饰 大卫 David / The Prince
克塞尼亚·索罗 / Ksenia Solo | 饰 维罗妮卡 Veronica / Little Swan
克里斯汀娜·安娜波 / Kristina Anapau | 饰 加莉娜 Galina / Little Swan
詹妮特·蒙哥马利 / Janet Montgomery | 饰 Madeline / Little Swan
塞巴斯蒂安·斯坦 / Sebastian Stan | 饰 安德鲁 Andrew / Suitor
托比·海明威 / Toby Hemingway | 饰 汤姆 Tom / Suitor
塞尔吉奥·托拉多 / Sergio Torrado | 饰 塞吉奥 Sergio / Rothbart
马克·马戈利斯 / Mark Margolis | 饰 菲西安先生 Mr. Fithian / Patron
蒂娜·斯隆 / Tina Sloan | 饰 菲西安夫人 Mrs. Fithian / Patron
亚伯拉罕·阿罗诺夫斯基 / Abraham Aronofsky | 饰 斯坦先生 Mr. Stein / Patron
夏洛特·阿罗诺夫斯基 / Charlotte Aronofsky | 饰 斯坦夫人 Mrs. Stein / Patron
玛西娅·让·库尔茨 / Marcia Jean Kurtz | 饰 乔治娜 Costumer Georgina
肖恩·奥哈根 / Shaun O’Hagan | 饰 舞台监督塞巴斯蒂安 Stage Manager Sebastian
克里斯托弗·加廷 / Christopher Gartin | 饰 性感服务员斯科特 Sexy Waiter Scott
黛博拉·奥夫纳 / Deborah Offner | 饰 管理员苏西 Administrator Susie
斯坦利·B·赫尔曼 / Stanley B. Herman | 饰 汉克叔叔 Uncle Hank
库尔特·弗勒曼 / Kurt Froman | 饰 齐格弗里德替补演员 Understudy for Siegfried
帕特里克·赫辛格 / Patrick Heusinger | 饰 詹特 Rich Gent
莎拉·海伊 / Sarah Hay | 饰 芭蕾舞演员 Corps De Ballet
坂本真绫 / Maaya Sakamoto | 配 妮娜
◎编 剧 安德雷斯·海因斯 / Andres Heinz
马克·海曼 / Mark Heyman
约翰·J·麦克劳克林 / John J. McLaughlin
◎制 片 人 约瑟夫·莱迪 / Joseph P. Reidy
斯科特·富兰克林 / Scott Franklin
◎音 乐 克林特·曼塞尔 / Clint Mansell
◎摄 影 马修·利巴提克 / Matthew Libatique
◎美 术 玛丽·海伦·鲍尔斯 / Mary Helen Bowers
◎服 装 凯特·穆里维 / Kate Mulleavy
劳拉·穆里维 / Laura Mulleavy
◎副 导 演 约瑟夫·莱迪 / Joseph P. Reidy
◎动作特技 玛丽·海伦·鲍尔斯 / Mary Helen Bowers
◎简 介
纽约剧团要重排《天鹅湖》,因前领舞Beth(薇诺娜•赖德 Winona Ryder 饰)离去,总监Thomas(文森特•卡索尔 Vincent Cassel. 饰)决定海选新领舞,且要求领舞要分饰黑天鹅与白天鹅。Nina(娜塔莉•波特曼Natalie Portman 饰)自幼练习芭蕾舞,在母亲的细心关照下,技艺出众。这次,她希望可以脱颖而出。然而,在竞争中,她发现心机颇重的Lily(米拉•库妮丝 Mila Kunis 饰)是自己的强劲对手。在选拔中,她的白天鹅表演的无可挑剔,但是黑天鹅不及Lily。她感到身心俱疲,回家还发现了背部的红斑与脚伤。她一个人找到总监,希望争取一下。总监趁机亲吻她,却被她强硬拒绝。结果,总监居然选了她。队友怀疑她靠色相上位。在酒会上,Beth甚至当众发泄。这种压力外加伤病,一直影响着她的发挥。总监启发她要释放激情,表现出黑天鹅的诱惑。在强大的心理暗示中,她似乎也滑向了黑天鹅的角色……
◎获奖情况
第83届奥斯卡金像奖 (2011)
最佳影片(提名) 迈克·麦达沃伊,斯科特·富兰克林,布赖恩·奥利弗
最佳导演(提名) 达伦·阿伦诺夫斯基
最佳女主角 娜塔莉·波特曼
最佳摄影(提名) 马修·利巴提克
最佳剪辑(提名) 安德鲁·威斯布鲁
第67届威尼斯电影节 (2010)
金狮奖(提名) 达伦·阿伦诺夫斯基
马塞洛·马斯托依安尼奖(新锐演员奖) 米拉·库尼斯
第68届金球奖 (2011)
电影类 最佳剧情片(提名)
电影类 最佳导演(提名) 达伦·阿伦诺夫斯基
电影类 剧情片最佳女主角 娜塔莉·波特曼
电影类 最佳女配角(提名) 米拉·库尼斯
第35届日本电影学院奖 (2012)
最佳外语片(提名)
第55届意大利大卫奖 (2011)
最佳外语片(提名) 达伦·阿伦诺夫斯基
第20届MTV电影奖 (2011)
MTV电影奖 年度电影(提名)
MTV电影奖 最佳女演员(提名) 娜塔莉·波特曼
MTV电影奖 最佳吻戏(提名) 米拉·库尼斯,娜塔莉·波特曼
MTV电影奖 最令人印象深刻奖(提名) 娜塔莉·波特曼
第76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2010)
最佳摄影 马修·利巴提克
第11届美国电影学会奖 (2010)
年度佳片
第9届华盛顿影评人协会奖 (2010)
最佳影片(提名)
最佳导演(提名) 达伦·阿伦诺夫斯基
最佳女主角(提名) 娜塔莉·波特曼
最佳原创剧本(提名) 安德雷斯·海因斯,约翰·J·麦克劳克林,马克·海曼
最佳摄影(提名) 马修·利巴提克
最佳配乐(提名) 克林特·曼塞尔
最佳艺术指导(提名)
第31届波士顿影评人协会奖 (2010)
最佳导演(提名) 达伦·阿伦诺夫斯基
最佳女主角 娜塔莉·波特曼
最佳摄影(提名) 马修·利巴提克
最佳剪辑 安德鲁·威斯布鲁
第15届圣地亚哥影评人协会奖 (2010)
最佳影片(提名)
最佳导演 达伦·阿伦诺夫斯基
最佳女主角(提名) 娜塔莉·波特曼
最佳摄影(提名) 马修·利巴提克
最佳剪辑(提名) 安德鲁·威斯布鲁
最佳配乐(提名) 克林特·曼塞尔
最佳艺术指导(提名) 特蕾莎·德普雷
第23届芝加哥影评人协会奖 (2010)
最佳影片(提名)
最佳导演(提名) 达伦·阿伦诺夫斯基
最佳女主角 娜塔莉·波特曼
最佳原创剧本(提名) 安德雷斯·海因斯,约翰·J·麦克劳克林,马克·海曼
最佳摄影(提名) 马修·利巴提克
最佳原创配乐 克林特·曼塞尔
第44届堪萨斯影评人协会奖 (2011)
最佳女主角 娜塔莉·波特曼
第10届凤凰城影评人协会奖 (2010)
最佳女主角 娜塔莉·波特曼
最佳原创剧本(提名) 安德雷斯·海因斯,约翰·J·麦克劳克林,马克·海曼
最佳剪辑(提名) 安德鲁·威斯布鲁
第19届东南影评人协会奖 (2010)
最佳女主角 娜塔莉·波特曼
十大佳片
第13届美国青少年选择奖 (2011)
最佳剧情片
最佳剧情片女演员 娜塔莉·波特曼
最抢戏电影女星(提名) 米拉·库尼斯
最佳电影吻戏(提名) 米拉·库尼斯,娜塔莉·波特曼
第1届豆瓣电影鑫像奖 (2011)
鑫豆单元 最佳女演员(外语) 娜塔莉·波特曼
◎幕后揭秘
从一个小小的构想开始
导演达伦·阿罗诺夫斯基对芭蕾舞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不是最近的事情,早在许多年之前,他的妹妹在学校里的表演课中学习芭蕾舞的时候,阿罗诺夫斯基就开始构想一部关于芭蕾舞演员的影片。后来,这个框架又融合进了一个摔角手的故事,不过由于篇幅的限制,达伦还是放弃了这个宏大的计划,先拍摄出了《摔角王》。
《黑天鹅》的大体情节,来自一个叫做《替补演员》的剧本。剧本的故事发生在纽约的戏剧界,讲述了一个演员通过角色发现了自己的心理阴暗面。对于这个剧本,阿罗诺夫斯基的印象很好,他说:“这个剧本看起来有《彗星美人》的感觉,但是其中的惊悚元素又是彻头彻尾的罗曼·波兰斯基的面孔,那些双重人格和虚实莫辩的幻想和对手,又是脱胎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中短篇小说集《双重人格》。”不过,对于这个故事,阿罗诺夫斯基并不是太满意,因为在他看来,这样直接切入一个演员的内心世界太过于唐突和直接。拍摄这部电影,最好的方式是让舞台上的人物和现实中的人物有所呼应。阿罗诺夫斯基说:“如果舞台上的人物有了分裂的倾向,那么现实中的人物的分裂就可以更加完善而且有理由;如果现实中的人物有了分裂,那么也可以反过头来促使舞台上的这种分裂更为彻底。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缺一不可,这样讲述这个故事才是最好的方法。所以我想到了《天鹅湖》这部芭蕾舞剧。于是便构想着要把故事的背景搬到芭蕾舞台上来。”在《天鹅湖》中,有白天鹅和黑天鹅两个角色,这两个角色是互为补充的镜像。对于阿罗诺夫斯基来说,没有什么比把《天鹅湖》放在影片中更为合适的。阿罗诺夫斯基说:“我觉得这出舞剧非常有戏剧性、也很有代表性。尤其是这样的影片能够营造出来一种狭小和逼仄的空间感。”
影片在威尼斯电影节上首映之后,有很多评论文章称影片有波兰斯基和柯南伯格的感觉,实际上,主演娜塔莉·波特曼和文森·卡索也是这么认为的。波特曼说:“影片里的这种心理暗示和人格分裂,很像是《罗丝玛丽的婴儿》。”卡索则认为《黑天鹅》有着大卫·柯南伯格早期作品的影子。达伦则承认说,自己受到了波兰斯基的《冷血惊魂》和《怪房客》的影响。
两个出色的女演员
2000年,阿罗诺夫斯基找到了娜塔莉·波特曼,告诉她自己有一个关于芭蕾舞演员的电影正在考虑之中,希望她能参演到这部电影中来。那个时候,影片的剧本还没有成型。阿罗诺夫斯基和波特曼说了讨论了一些影片中的场景和他最喜欢的情节设置。听了阿罗诺夫斯基的讲述之后,波特曼决定要在这部有惊悚情节的剧情片中扮演主角。
波特曼回忆说:“达伦告诉我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住了我,我对这部电影非常感兴趣。因为它在诸多方面都有开拓性的创意,比如影片展示了一个舞蹈演员的内心世界,它讲述了一个人和一个角色的两面性。无论是戏中戏的设置还是人物的情感,这部电影对于我来说都是难得一见的。因为我所从事的工作也是在银幕上扮演别人,我也曾经有过崩溃和不适。可以说,饰演影片中的主角,让我有了一个反观自己生活的机会。”在确定出演这部电影之后,波特曼推荐了自己的好朋友米拉·库妮丝给达伦,她希望米拉能在影片中扮演自己的“敌人”莉莉。在一次非正式的简短了解之后,达伦敲定了由米拉来扮演莉莉。米拉说:“我的角色没有娜塔莉的角色那么复杂,但是她显然更有激情,也更有看点。如果说娜塔莉的角色是内向的、是自省的,那么我的角色就是外向的、是富有攻击性的。我和娜塔莉的角色是完全互补的。”
为了能在银幕上扮演好芭蕾舞演员,尽量少出破绽,波特曼和米拉在影片开拍前半年就开始了芭蕾舞的专项训练。她们要把自己的肌肉、形体和状态尽可能地调整到专业芭蕾舞者的水准。戏份吃重的波特曼最为辛苦,她每天除了接受五个小时的芭蕾舞训练之外,还要接受形体训练、游泳和气质训练等等。在开拍前,波特曼还特意去学习了一段时间的舞蹈编舞。米拉在这段时间里进行了大量的有氧训练和普拉提训练,她们的目的只有一个,要在电影里完全展示出专业芭蕾舞演员的气势与素养。米拉说:“我曾经跳过芭蕾舞,知道这其中的困难和艰苦。当我们站在台上的时候,会跳就是会跳,不会跳就是不会跳。根本没有办法假装或者是做戏。身体的协调性、用肢体去表达舞蹈的内容和情绪,都是没有办法作假的。所以我们为表演这部影片做了长时间的训练,目的就是尽量减少破绽与遗憾。”
长达十年的等待
从看到最初版的《替补演员》的剧本,到达伦找到《摔角王》的编剧马克·海曼再次给他编写剧本,再到影片拍摄完毕上映,整整过去了十年的时间。在这十年里,达伦拍出了一部金狮奖影片,波特曼也在导演方面小试了身手。不过,要问这部影片为什么这么姗姗来迟,达伦会告诉你,还是机缘问题使然。
2007年1月,达伦曾经把一份有详细细节的拍摄计划交给过环球公司,希望能得到拍摄的启动资金。当时的环球公司给了达伦一个答复,他们需要达伦用短平快的方式制作出来这部影片,也就是说用尽可能短的时间把影片拍摄完毕。不过,当时达伦还没有一个确定的剧本,所以这部影片也就因此而在环球公司流了产。在这之后,达伦拍摄了马克·海曼的编写的《摔角王》。影片大获成功,在成功的刺激下,达伦再次邀请了海曼,让他将《替补演员》改编为《黑天鹅》。2009年6月,迟迟没有开拍的《黑天鹅》被环球公司周转了出去。进入自由市场的《黑天鹅》因为有着达伦和波特曼的号召力,而显得格外吸引人。很快,福克斯探照灯公司看上了这个项目,并且投资给了达伦1200万美元。在这笔钱的帮助下,《黑天鹅》得以开拍。
2009年的年底,《黑天鹅》正式开拍,因为资金的限制,达伦在纽约完成了影片的拍摄。他在影片中展示了和《摔角王》极为相似的色彩和颗粒感,手持式摄影的使用精准地传递出了人物内心的挣扎和苦痛。达伦说:“十年时间,我觉得这段时间让我成长了很多。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拍摄的经验和基础,我才能拍摄好这部电影。如果当时就这么开拍了,可能这部电影会非常幼稚和粗浅。”而波特曼则表示说:“十年时间里,我似乎又在演员这个染缸里染上了一层别的颜色,似乎离角色的内心又近了一步。”
牛 牛
2022-04-05 上午11:40